x

《青岛日报》头版报道元达生物:深化产业协同,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4-09-03 09:30:16 浏览量: 845 作者:元达生物

2024-09-03 09:30:16 作者:元达生物

01.png

02.png

赛迪顾问日前发布了《2024年中国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和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百强(2024)名单,青岛高新区入选。作为国家级高新区,青岛高新区的“高质量”元素中,创新属性无疑更突出、更鲜明。

华夏(青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脱细胞羊膜材料产品在再生医学领域实现国内首创;泽普(青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步态训练与评估系统打破国际垄断,填补国内高端康复机器人产品空白;青岛钰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突破脊柱内镜技术发展瓶颈,实现首套国产双通道新型微创脊柱手术设备的整体研发和技术规范制定……近年来,青岛高新区涌现出一大批优质科技型企业,突破技术壁垒,填补行业空白,实现多个“首创”“首套”。

作为青岛市重点打造的创新创业高地,青岛高新区将“创新”嵌入高质量发展各个环节,聚焦主责主业、精耕细分赛道、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强化梯度培育,助力科技型企业做大做强做优。数据显示,目前青岛高新区万家注册企业高企数居全省国家级高新区第一,上市培育库高企数居全市第一,“优秀”市级载体、国家级孵化器数量分别占全市五分之二和二分之一,获评全国企业创新积分制优秀工作单位。


保持创新定力

作为全市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主承载区,青岛高新区正聚焦生物创新药、罕见病药物、体外诊断、先进治疗设备、康复医疗5大细分领域,加快打造国际知名的特色生物药创新基地、医疗器械全链融合发展先导区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康湾”。目前,已集聚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相关企业1000余家,加速强链、补链、延链。
专注于羊膜这一材料的开发应用,华夏(青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新性地开发了可注射型脱细胞羊膜基质材料。“相较于传统的膜片型产品,注射给药的优势在于精确定位和减少手术操作。比如,过去羊膜作为膜片使用时,大多用在烧烫伤、眼科等领域,而注射型则实现了对多种软组织损伤、运动损伤的修复治疗,能精准地将产品输送到特定损伤部位。”华夏(青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美荣介绍。目前,该公司已有两款脱细胞羊膜基质材料产品进入注册临床试验阶段,分别在医美和骨科两个细分领域布局。
深耕康复领域,泽普(青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步态训练与评估系统为下肢有障碍的患者提供高度重复的步态训练。“目前,世界上能做步态训练与评估系统产品的企业不超过5家,我们是其中之一。这款机器人的相关技术填补了国内高端康复机器人产品空白。”该公司总经理吴昶霖介绍。
在青岛高新区,保持创新定力,掘金“精深”的科技型企业还有很多。例如,青岛高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参与完成的“半导体材料高质高效磨粒加工关键技术与应用”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海克斯康为中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打造了专属的本地化软件平台,助力C919国产大飞机机身精密装配,为和谐号高速动车组车厢提供尺寸保证。

深化产业协同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破解科技经济“两张皮”现象、实现高质量发展,更加迫切需要企业大力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构建科技和产业之间互融互通的桥梁纽带。青岛高新区积极对接高校和科研院所,深化产业协同,在企业渴求的技术支撑和科研团队待转化的创新成果间搭建起桥梁,畅通产业链上下游,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青岛元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与青岛农业大学和青岛特种食品研究院联合完成的科研成果“后生元制备关键技术与应用”顺利通过成果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公司创始人彭传涛带领团队推出的“靶向功能性后生元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获2023年中国山东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创业组唯一金奖。
“依托青岛农业大学和青岛特种食品研究院等高校和创新平台,我们在后生元菌种精准筛选、靶点数据库建设、活性代谢物高效富集以及靶向功能性后生元精制工艺等方面实现了技术突破。”彭传涛说,“科学研究和产业化是相辅相成的,青岛高新区非常重视产学研合作,从实验室到生产线,把更多科技成果转化成了现实生产力。”目前,该企业已经开发了靶向功能性护肤原料后生元、生物防腐+清洁标签+益生原料后生元等多款产品,可代替或减少化学防腐剂、药物、抗生素等物质的使用,推动健康医疗产业迭代升级。
鼓励企业创新研发,青岛高新区也在不断优化调整科技创新政策。今年4月,出台《青岛高新区关于加强科技创新引领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从创新端、转化端、服务端给予企业全链条支持,引导和支持各类创新主体加快技术研发。

完善梯度培育

为助力科技企业拔节生长,青岛高新区构建了科技企业“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梯次引育体系和“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一体化科技企业孵化链条,依托企业创新积分制等数字化平台,加强企业精准培育。目前,“国字号”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国家级孵化器数量达到17家,数量占全市二分之一。运营全国首家康复产业孵化器、全省首家创业创投学院,获批省级科技企业孵化链条试点单位、市级标杆孵化器。
近日,由青岛钰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牵头完成的“新型数字化脊柱内镜手术装备及关键技术研发、应用与产业化”项目,获评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相关部门上门服务,帮我们做项目申报的准备,包括材料的格式、时间的把控等,确保申报进展顺利。”青岛钰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勇说。
据悉,为精准把握企业需求,青岛高新区将27个产业园区的2000余家企业纳入14个网格,通过深入企业调研、深挖企业诉求的方式,建立完善的“部门负责人—业务办公室—火炬网格员”立体式、一体化载体及企业对接服务机制。今年以来,青岛高新区科技创新部依托网格员走访企业近2200家次,一线收集并解决问题近百个。接下来,青岛高新区将继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速集聚更多创新资源和要素,厚植科创沃土,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消息来源:青岛日报)


4007-033-588

复制微信号
15063004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