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抗击幽门螺杆菌方案迭代升级,后生元Postbiocare®可替代抗生素兼顾靶向与安全

2023-09-15 10:10:37 浏览量: 5617 作者:元达生物

2023-09-15 10:10:37 作者:元达生物

随着国民消费水平越来越高,人们生活质量也提高了很多,但与此同时,作为人体主要的消化器官之一的胃,却越来越不好了。

据《中国胃病调查报告》数据显示,中国近14亿人口中,肠胃病患者有1.2亿,消化性溃疡发病率10%,慢性胃炎发病率30%。更为严峻的是,目前我国每年胃癌新发病例超过42万例,全球一半以上的胃癌发生在我国,是当之无愧的“胃病大国”。


图片.png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引发胃癌的罪魁祸首就是幽门螺杆菌!



目前,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的健康问题,感染了全球50%左右的人口,是导致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的主要病因,与多种胃肠外疾病也密切相关[1]。我国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高发国家,自愈率接近为0,家庭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逐渐引起关注。


图片.png


了解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前世今生



1982年,巴里·马歇尔分离出幽门螺杆菌
1982年4月,澳大利亚胃肠病学家巴里·马歇尔 (Barry Marshall) 和罗宾·沃伦 (Robin Warren) 从置黏膜活检样本中成功培养和分离出幽门螺杆菌;

图片.png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984年,幽门螺杆菌相关成果发表在《柳叶刀》
1984年4月,研究成果发表于世界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 (lancet) 上,立刻在国际消化病学界引起了轰动,掀起了全世界的研究热潮,各大药厂陆续投巨资开发相关药物

1994年,幽门螺杆菌被纳入了Ⅰ类人类致癌物
1994 年,幽门螺杆菌就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纳入了Ⅰ类人类致癌物,即明确对人类有致癌作用的致癌物,致癌风险确认无误,感染它患胃癌风险会增加4%—6%。

2005年,幽门螺杆菌发现者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这两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幽门螺杆菌,及这种细菌在胃炎和胃溃疡等疾病中的作用

2017 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确定幽门螺杆菌为I类致癌物
2017 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显示: 幽门螺杆菌属于I类致癌物,可诱发胃癌和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等肿瘤的发生。

2021年,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表明幽门螺杆菌慢性感染为明确致癌物
2021年12 月,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发布了第 15 版致癌物报告,新增幽门螺杆菌慢性感染为明确致癌物,表明根除幽门螺杆菌是预防胃癌的有效措施,对有胃溃疡或感染迹象的感染者进行治疗,可以降低其患癌风险。



幽门螺杆菌治疗方案的更新迭代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多种消化道疾病有关,且通常为终生感染,若不进行根除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难以自行消除。传统的抗幽方式如下:

1、三联疗法”即1种PPI+2种抗生素“
以前通常都是三联用药,通常是指两种抗生素,加一种胃酸抑制剂,如拉唑类的质子泵抑制剂的方式来治疗,但随着三联疗法根除失败率越来越高,现已不适合在我国大多数地区使用。

2、四联疗法”即1种PPI+2种抗生素+1种铋剂“
四联疗法是指在两种抗生素加拉唑类制酸药的基础上,再加一种铋剂能够保护胃黏膜,对于幽门螺杆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跟其他三种药物能够起到协同抗击幽门螺杆菌的作用。需要指出的是,服用铋剂会引起黑便,可能使患者感受不佳,也可能对其他疾病的诊断造成干扰。

3、国外序贯疗法
即把不同的抗生素分为两个阶段,就像是接力棒,把杀菌的力量传递下去。

但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使抗生素药物效果变差,影响治疗的效果,根除率一直呈下降趋势,由数年前的86%—96%,到目前的60%-90%。甚至引起多种副作用,扰乱宿主的新陈代谢和免疫力,从而增加了其他疾病发展的风险。

图片.png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此外,传统疗法应用会使肠道菌群发生短期改变,对一些胃肠道微生物群不成熟(幼童)或不稳定者(老年人、免疫缺陷者等)消除幽门螺杆菌时抗生素应用需谨慎。
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耐药形势复杂严峻,亟须探索适合我国国情、抗击率高、安全性好、依从性好、临床可行性高且替代抗生素的抗幽方案。科学界一直在探索利用一种更为安全、温和、高靶向的方案对抗幽门螺杆菌,抗幽方案也不断推陈出新、迭代升级。

新型抗幽方案如下:
1、益生菌联合疗法
·早些年的研究发现乳酸杆菌(如约氏乳酸杆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酪杆菌)或其代谢产物在体外可抑制或杀灭幽门螺杆菌,减轻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及复发率降低,为抗幽开辟了新的思路。值得一提的是,并非所有的益生菌都具有抗幽作用。普通益生菌难以抵抗胃内强酸环境,无法在胃内存活。一些常见抗幽益生菌,如下:

· 约氏乳杆菌LJ88
它是从健康人的胃液里发现,对胃酸有较强的耐受性,同时作用于胃和肠道的益生菌。

· 唾液联合乳杆菌AP-32
它能抑制胃幽门螺杆菌活性、降低其在胃黏膜细胞的附着力,解除胃胀气的症状、缓和炎症、帮助黏膜修护。

· 罗伊氏粘液乳杆菌DSM17648
它是德国微生物博士带领团队鉴定出一株与幽门螺杆菌具有显著结合效果的菌株,或能作为抗生素治疗的辅助疗法用于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其相关疾病。

· 透明质酸钠复合益生菌
它的抗幽潜在机制是可以与Hp竞争靶细胞,降低Hp对宿主的黏附,并通过自身的活性物质缓解胃部炎症,发挥辅助抗幽的作用。

2、岩藻多糖
它是由含硫酸基的岩藻糖所构成的海洋复合多糖物质提取而出,在清除幽门螺杆菌、养胃、保护胃黏膜、改善肠道健康、改善肾功能、防治脂肪肝、增强免疫力、降血糖、抗氧化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

3、后生元Postbiocare®
这就是由后生元领域引领者——元达生物彭传涛博士和李兆杰教授依靠其在后生元及微生物领域的10多年技术,联合研究从其自有收藏菌库中筛选菌株里复合发酵后提取制备出一种名为后生元Postbiocare®的专有产品,为靶向抗击幽门螺杆菌提供新的方案。


图片.png



为此,该科研团队开展一系列后生元Postbiocare®在抗击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临床研究。目前,进一步验证后生元Postbiocare®具有很强的高靶向性,能够特异性结合幽门螺杆菌的性能,抑制其与胃黏膜上皮细胞黏附和增殖生长,形成聚合体后通过消化道排出体外,达到有效抗幽且安全性好、依从性好、临床可行性等功能性目的,并明确其或能作为抗生素治疗的辅助疗法用于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其相关疾病(如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炎和胃溃疡、浅表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等),或可在不适用抗生素治疗的群体内作为替代疗法的重要备选方案。


图片.png


考虑到传统及其他抗击幽门螺杆菌方案存在的诸多不足,后生元Postbiocare®以其安全自然,储存方便,服用后不会干扰肠道内正常微生物的平衡,不必担心肠胃道菌群失调的问题,且秉承后生元更稳定的性能,无需繁琐的冷藏保存的优势逐渐受到青睐。

抗击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关于国之健康大计,现在幽门螺杆菌病情进展不断严重,但像后生元Postbiocare®诸类新方案的涌现仍然带来了很大的临床获益,同时我们也期待更多有效的、安全的抗幽方案出现,给更多的患者带来新的治疗希望。

1.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 第六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非根除治疗部分) [J] . 中华消化杂志, 2022, 42(5) : 289-303.

4007-033-588

复制微信号
15063004213